文:菊園落雪
圖:來自網路
記得,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誰家的孩子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如果本人踏實肯干,是很好找對象的。記得鄰村小學時的女同學,介紹個在酒廠上班的臨時工,家人很滿意,她自個也十分高興。這種情況的男孩,女方多數是不要聘禮的,也不怎麼挑家庭住房。大人說:就圖個好男孩,有個工作,掙點錢夠花的就行。
那時候兒子結婚,一般都要給兒子建房。「不紮好籠子怎麼逮鳥啊。」這是大人們掛在嘴邊上的話。
農村家庭里,只要是自己出力能做的,決不花錢。農村人有的是力氣,出再大的力都不怕。遇著這事,不論哪家,全家人齊心合力,大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那時,莊上但凡要建房,家裡燒一兩窯磚是很平常的事。先拉土,幾家合夥加工磚坯,再合夥立窯燒磚。那時候一兩家關係較好的,相互幫忙,人多力量大,幹活也快。
鄰村有個男孩子,小學畢業,十八九歲,很能幹。麥收後自己動手,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硬是自己脫了幾萬塊磚坯。一個人加工磚坯是非常辛苦的。脫磚坯和泥很講究,把泥巴和熟了,做出來的磚不僅平滑,還封角封棱。做好的磚坯碼成行,一排一排曬,曬幾天再翻過來曬。下雨了,要蓋上。晴天了,掀開再曬。如此這般,幾十個時日,天天都得守著這些「土塊」。
除了燒磚,還要加工水泥瓦。把水泥沙子按比例摻和好,用瓦模子加工。這些活兒,自己做或者請人加工。會這種手藝的人,吃喝過,還能掙一些錢。
那時農村建房也分三六九等。給孩子提親,要的就是臉面。誰都知道把粉往臉上擦。家裡過得稍微好點的,蓋個明三暗五的大瓦房,很是氣派。條件差一點的,就蓋個三間磚瓦房。
再差點的,從外表看是三間磚瓦房,牆用磚包皮。外面一層磚,裡面用土坯做的實牆。條件再次一點的,就蓋個腰子牆的瓦檐邊的三間或者二間的屋。
孩子結婚,男家蓋房,天經地義。女方陪嫁些傢具,隨心隨意。不論是啥樣的房子,「裝潢」還不時興。結婚了,客廳與卧室用個布帘子隔開,再把傢具往那一放,就擋上了。講究點的卧室用高粱秸做個篷,用紙糊裱一下,就很不錯了。也有用高粱秸織個箔,加個籬笆牆,把客廳與卧室隔開的。
說實在話,那時能做到這些,對一般農村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難的。
新房空蕩蕩的,傢具簡簡單單的。結婚了,新郎新娘還是非常開心的。簡單著的幸福,他們一但牽手了,極少有離異的。
尤其是年齡再大些的40後,50後的那輩人,他們沒有多少花前月下,也更談不上浪漫,但在婚姻上都很傳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論生活得多麼艱苦,都用一輩子去維持。他們對婚姻的忠誠度,是非常值得現代人欽佩的。
前幾年,農村裡有兒子的人家結婚,建房上又提升了。蓋獨家獨院的一套小樓房。建成少說也要二十多萬,再裝修好,至少也得再花個三萬五萬的。
現在再建這樣的樓房小院,單從媒人那兒都說不過去了。男方要先在城裡買個房才行。女方要先看城裡有沒有房,再看家裡有沒有車,然後是多少多少的聘禮。
單說聘禮吧,開始三萬三。後來,六萬六。沒兩年,漲到八萬八。再後來,十萬還要外加六個六、十個十的。現在又升級到什麼「幾斤幾兩」,又什麼「萬紫千紅」的名堂了。不能不說有不少農村家庭,完成這項高數目的任務,是非常有難度的。
在農村如果不打點工,單靠家裡的那幾畝地,一年下來,即便省吃儉用也積攢不了幾個錢。
給兒子說媳婦,「房、車、錢」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不能看著兒子打光棍吧。所以,為了這個目標,要動用全家人、甚至親戚朋友的力量,如果不找人借,自家能單獨完成的,那在農村是真有本事的人。這樣的人說話做事腰桿硬。
再者,到結婚的那天,也還有很多的花銷。花車必須是十輛,保時捷、寶馬、賓士什麼的。司儀,婚禮的場面布置等都必須要掏腰包。再者多少多少的改口費,新娘上車、下車,迎送的各種各樣的禮金名目很多。
所有這些,都是要用錢來說事的。沒錢什麼事都辦不成,錢少了面子掙不來。如果在婚禮上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會被人說三說四的,作為長輩都是一輩子無法彌補的過失。
所以,聽聽那些沒錢沒能力的人怎麼說吧。
「唉,借了,慢慢還吧。」
「人不死,賬總能還上的。」
網上也這樣的視頻盛傳:「生兒的,吃大餅夾大蔥。」「生一個閨女的,吃肉。」「生二個閨女的,啃豬腿。」
好多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結婚了不敢生孩子,怕自己養不起,更怕自己將來沒能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
真是時代變了,一些習氣應時而生,所有人都在跟風,都在為面子互相攀比。最後,為難的還是父母。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農村年輕人結婚,條件越來越高,父母的幸福感無處可尋…..
文:菊園落雪
圖:來自網路
記得,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誰家的孩子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如果本人踏實肯干,是很好找對象的。記得鄰村小學時的女同學,介紹個在酒廠上班的臨時工,家人很滿意,她自個也十分高興。這種情況的男孩,女方多數是不要聘禮的,也不怎麼挑家庭住房。大人說:就圖個好男孩,有個工作,掙點錢夠花的就行。
那時候兒子結婚,一般都要給兒子建房。「不紮好籠子怎麼逮鳥啊。」這是大人們掛在嘴邊上的話。
農村家庭里,只要是自己出力能做的,決不花錢。農村人有的是力氣,出再大的力都不怕。遇著這事,不論哪家,全家人齊心合力,大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那時,莊上但凡要建房,家裡燒一兩窯磚是很平常的事。先拉土,幾家合夥加工磚坯,再合夥立窯燒磚。那時候一兩家關係較好的,相互幫忙,人多力量大,幹活也快。
鄰村有個男孩子,小學畢業,十八九歲,很能幹。麥收後自己動手,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硬是自己脫了幾萬塊磚坯。一個人加工磚坯是非常辛苦的。脫磚坯和泥很講究,把泥巴和熟了,做出來的磚不僅平滑,還封角封棱。做好的磚坯碼成行,一排一排曬,曬幾天再翻過來曬。下雨了,要蓋上。晴天了,掀開再曬。如此這般,幾十個時日,天天都得守著這些「土塊」。
除了燒磚,還要加工水泥瓦。把水泥沙子按比例摻和好,用瓦模子加工。這些活兒,自己做或者請人加工。會這種手藝的人,吃喝過,還能掙一些錢。
那時農村建房也分三六九等。給孩子提親,要的就是臉面。誰都知道把粉往臉上擦。家裡過得稍微好點的,蓋個明三暗五的大瓦房,很是氣派。條件差一點的,就蓋個三間磚瓦房。
再差點的,從外表看是三間磚瓦房,牆用磚包皮。外面一層磚,裡面用土坯做的實牆。條件再次一點的,就蓋個腰子牆的瓦檐邊的三間或者二間的屋。
孩子結婚,男家蓋房,天經地義。女方陪嫁些傢具,隨心隨意。不論是啥樣的房子,「裝潢」還不時興。結婚了,客廳與卧室用個布帘子隔開,再把傢具往那一放,就擋上了。講究點的卧室用高粱秸做個篷,用紙糊裱一下,就很不錯了。也有用高粱秸織個箔,加個籬笆牆,把客廳與卧室隔開的。
說實在話,那時能做到這些,對一般農村家庭來說,都是非常難的。
新房空蕩蕩的,傢具簡簡單單的。結婚了,新郎新娘還是非常開心的。簡單著的幸福,他們一但牽手了,極少有離異的。
尤其是年齡再大些的40後,50後的那輩人,他們沒有多少花前月下,也更談不上浪漫,但在婚姻上都很傳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論生活得多麼艱苦,都用一輩子去維持。他們對婚姻的忠誠度,是非常值得現代人欽佩的。
前幾年,農村裡有兒子的人家結婚,建房上又提升了。蓋獨家獨院的一套小樓房。建成少說也要二十多萬,再裝修好,至少也得再花個三萬五萬的。
現在再建這樣的樓房小院,單從媒人那兒都說不過去了。男方要先在城裡買個房才行。女方要先看城裡有沒有房,再看家裡有沒有車,然後是多少多少的聘禮。
單說聘禮吧,開始三萬三。後來,六萬六。沒兩年,漲到八萬八。再後來,十萬還要外加六個六、十個十的。現在又升級到什麼「幾斤幾兩」,又什麼「萬紫千紅」的名堂了。不能不說有不少農村家庭,完成這項高數目的任務,是非常有難度的。
在農村如果不打點工,單靠家裡的那幾畝地,一年下來,即便省吃儉用也積攢不了幾個錢。
給兒子說媳婦,「房、車、錢」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不能看著兒子打光棍吧。所以,為了這個目標,要動用全家人、甚至親戚朋友的力量,如果不找人借,自家能單獨完成的,那在農村是真有本事的人。這樣的人說話做事腰桿硬。
再者,到結婚的那天,也還有很多的花銷。花車必須是十輛,保時捷、寶馬、賓士什麼的。司儀,婚禮的場面布置等都必須要掏腰包。再者多少多少的改口費,新娘上車、下車,迎送的各種各樣的禮金名目很多。
所有這些,都是要用錢來說事的。沒錢什麼事都辦不成,錢少了面子掙不來。如果在婚禮上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那會被人說三說四的,作為長輩都是一輩子無法彌補的過失。
所以,聽聽那些沒錢沒能力的人怎麼說吧。
「唉,借了,慢慢還吧。」
「人不死,賬總能還上的。」
網上也這樣的視頻盛傳:「生兒的,吃大餅夾大蔥。」「生一個閨女的,吃肉。」「生二個閨女的,啃豬腿。」
好多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結婚了不敢生孩子,怕自己養不起,更怕自己將來沒能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未來。
真是時代變了,一些習氣應時而生,所有人都在跟風,都在為面子互相攀比。最後,為難的還是父母。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