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1811—1872)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人物。從他建立功業起始,其社會知名度便與日俱增;及至後來功成名就,社會上關於他的說法已是形形色色;去世以後,關於他的傳說和議論更是眾說紛紜。這反映了這個歷史人物的複雜性。體現這種複雜性的材料,除了他本人的海量著作,還散見於他的同時代或隨後的公私著作和人們的隨筆札記里,須要廣泛搜集、細心撿拾,再加以分析,才能將他的真實面目看得稍微清晰一點。
為了讓一般讀者能夠集中讀到一些曾國藩的材料,我們從六十餘種私人著作中輯錄了四百餘題涉及曾國藩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的內容,經剪裁釐訂,成為這本《曾國藩逸事彙編》。
全書文字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為了讓讀者在閱讀時感覺方便一些,茲將全書分成七卷:
前兩卷輯錄了趙烈文、郭嵩燾、李興銳、張文虎和王闓運共五人日記中與曾國藩有關的文字。這五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或先或後、或長期或短暫地充當過曾氏的幕府人物,有條件直接跟曾氏打交道,耳聞目睹,隨手作記。多是那個年代的目擊記錄。
一
卷一的內容輯自如今存世的趙烈文兩種日記。趙氏在曾幕期間,與曾朝夕相處,他筆頭勤快,逐日詳記,給後人留下了大量歷史現場實錄。我們從趙氏《落花春雨巢日記》中摘錄了他加入曾幕的最初歷程,又從《能靜居日記》中摘錄了同治二年(1863)作者再入曾幕,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曾氏去世的有關內容。其間趙氏在曾幕經歷和見證了諸多歷史事件,天天與曾氏作傾心交談,有時甚至一天談幾次。趙烈文將雙方談話都做了詳細記錄。這些談話,雙方都很隨意,尤其是曾氏的談話,比其家書更坦率,接觸時政更多,從而更直白地坦露了曾氏心跡。曾氏許多對時政的觀點,在他存世的文字中往往看不到,趙氏留下的談話記錄里卻有大量記錄。可以說,這部分記錄對於了解曾氏的真實思想、認識曾氏的另一面,是極為可貴的第一手資料,是對現存曾氏全集的重要補充。
趙氏文筆細膩,下筆不忘記留下細節,文章現場感極強。在湘軍圍攻天京時,趙氏還兼任曾國荃的機要幕客,對攻城部署多所貢獻,這都不是主要。重要的是對湘軍攻陷天京後,濫殺無辜的殘忍、劫掠財物之貪婪等情形,記載極詳;對起義領袖驕奢生活的暴露,也是真實具體。等等這些,均是現場實錄。筆者過去讀關於這段歷史的相關著作,常常擔心作者預設立場,對他們的書寫常常持懷疑、保留態度。讀了趙氏的文字,終於相信這段歷史確實有過如此殘酷血腥的一頁,勝利者確實是如此貪婪和毒辣!起義領袖的實際作為,跟心目中設想的形象之距離又是何其遙遠!因此,筆者接觸這些文字的時候,不禁深深佩服趙烈文的誠實!事件的本體屬於曾國藩事功的範疇,不可不錄。
二
卷二的內容輯自郭嵩燾、李興銳、張文虎、王闓運的日記。郭氏對曾國藩極為尊重,曾氏出山組建湘軍,就有郭的功勞;郭對曾認識深刻,見解超群,始終支持曾的作為;一直到曾去世後還積极參与曾後事的料理,在籌建曾祠的過程中出力尤多。郭在日記中發泄了對曾國荃,尤其是對曾紀澤的不滿,當然有諸多具體原因,也寫下了對曾紀澤的外交活動的不同看法。曾紀澤是他外交職位的繼任者,是不是有被「取而代之」的心理影響?留待研究者去思考吧!郭氏是曾國藩積極形象的維護者,日記中對與曾關係相左的左宗棠表現出十分不屑,直到左死,還在日記中說「且傷且感」之類的話;郭也看不起王闓運的學問,對王寫的《湘軍志》堅決反對,鼓勵朱克敬著書跟王書唱反調,在光緒八年五月初二的日記中即透露過朱氏「以所撰《擬湘軍志》呈閱曾沅浦」的消息。
李興銳以務實著稱,選取的這部分內容主要記敘了作者與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的經過。日記披露了處理過程中頗為罕見的情形:剛開始李興銳等屬員甚是高調,建議曾國藩起用彭玉麟等湘軍老將以籌戰守,但曾氏卻冷靜得多,認為「未可輕率開釁」;經朝廷認可,曾國藩、李鴻章做了妥協處理,但在處理過程中做了手腳,如修改天津府縣的「招供」,以減輕府縣「罪責」;曾氏還親審「罪犯」,「審問至夜,僅有兩人眾供確鑿,本人則尚未承認也」。既得不到實供,又要向上交差,曾氏無奈斬殺十五人,以息洋人之怒,事後又每人撫恤白銀五百兩。如此莫可奈何的處理,當然得不到時人的諒解。曾氏後來亦以「內疚神明,外慚清議」表達自己的良心責備。然而郭意城(郭嵩燾大弟)對此表示了足夠的理解,他在為朱克敬《瞑庵雜識》關於此案的記敘作的簽正說:「曾文正辦理此案,明知必遭時俗指斥,而考之事實,准之情理,勢不得不出於此。事外論人,原多任意高下,及至中外交涉,則是非曲直,尤不能適得其平。此則敘述,似但沿世俗之論,未盡合當日情事。」關於本案斬殺民人數目,按朱克敬的說法,曾氏原擬據洋人死數,對等殺二十一人償命,未料俄使可能動了惻隱之心,認為當時是民眾同法國人鬧矛盾,「殺俄人,誤也;今又無罪以償,是重誤也。請毋償俄國六人」,乃斬十五人以徇(李興銳同治九年九月廿四日日記稱十六人)。朱克敬是郭家兄弟的密友,消息來源直接,此說當不至離譜。
張文虎是曾國藩晚年在金陵刻書的實際操辦者,二人交集甚多,張在日記中多有記述。我們輯錄的內容,主要就是記錄二人在校勘刻印活動中的交流,其中不乏曾氏的具體指導和真知灼見;又有關於曾氏處理過的著名事件(如刺馬案、教案等)之因由的記敘,以及當年南京被攻克後的場景、後來漸趨恢復繁華的所見。結合前面趙烈文所記,更能幫助讀者尋求歷史真相。曾國藩和張文虎等人之間就刻書、校書之事應該多有書信往來,嶽麓新版曾氏全集發稿前未覓得一通,足見搜集書信是何等艱難的事。
王闓運在曾幕時間較短,而且那段時間的日記沒能保存下來。在現存《湘綺樓日記》中,王氏記下了曾國藩晚年時二人的交集,對曾氏去世後也有不少點滴印象記錄,甚至王氏自己到了晚年還數次在夢中與曾氏有過相會,可見印象之深。曾國藩和王闓運畢竟不是一路人物,二人所崇尚的並不一致,處世態度當然不同,在極具私密性的日記里,王氏對曾國藩的不滿甚至不認同便自然流露出來了。而且在曾氏死後王還寫了一本令曾家不滿的《湘軍志》,王氏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因其直言和相譏,引得曾國荃憤怒不已、郭嵩燾激烈反對,就不奇怪了。此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王氏甚至對勸他將書版交郭嵩燾處理的人大發牢騷:「吾以直筆非私家所宜……外人既未出貲屬我刻,而來索版,是無禮也。」一番慷慨陳辭之後,王氏大約是知道眾怒難犯,過了三天,便賭氣將《湘軍志》版片和成書一起交郭燒毀(王日記光緒八年正月十七、二十日)。王氏對此事一直難以釋懷,此後亦與郭疏於交往。事隔半年,郭嵩燾登門拜訪,王仍託辭不見(八月十日日記);又聞「沅浦褫職,季高失勢,湘人頓為笑柄」,幸災樂禍之情,溢於筆端(八月十一日日記)。此類故實,王的日記中均有所記。
曾國藩同時代人士在日記中記載曾氏逸事的尚有不少。有的記敘過於簡略,有的事件過於分散,本書取趙、郭、李、張、王五人的日記為代表,用以顯示晚清日記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多麼豐富的礦藏。
三
卷三輯錄曾國藩同時代人士的筆記撰著。這些人士多數見過曾氏,有的與曾關係還很密切,但少數幾位則不一定見過。他們的記敘不是像前面幾位日記作者那樣的現場即時實錄,姑且把它們視為「追記」,其排列按作者出生年代為序。毛祥麟《三略彙編》全錄了經曾國藩(包括趙烈文)刪改的李秀成供詞。如今李秀成供詞真跡已經公開影印出版,經改竄的文本卻難得一見了,本卷特予錄入,以供有興趣的讀者對觀。如果讀者還想進一步了解當年改竄李秀成供詞的過程,不妨去查查處置李秀成的那些天(同治三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曾、趙二人的日記,也是很有意思的。
四
卷四、卷五輯錄自曾國藩在世時尚未成年或曾氏去世以後出生的人士的撰著。他們關於曾氏的寫作有回望的性質,其材料來源,或得之耳食,或抄撮改編前人作品,或索性對已見材料加以發揮,總之是隔了一層。但各有特點,值得關注曾氏逸事者一讀。由於有些材料被重複利用,只要有自身特色,不是直接一字不改的抄撮,本書盡量保留,但在篇末注以「相關鏈接」,以利讀者分析。
清末民初由於印刷業的發達,報刊的興起,催生了一批專事搜輯民間逸事、朝野舊聞的作者,有的還以排比考訂這些歷史碎片作為研究歷史的手段,並卓然成家。但終究沒有脫離札記和隨筆的模式。卷六和卷七便是從民國時期六位掌故大家的八部集成式作品集里選取有關曾國藩的篇什,汰除重複,各依原書歸屬而成獨立單位。六位作者中徐凌霄、徐一士兄弟最為突出,他們運用材料嚴肅認真,例如本書輯錄的《靖港之役與〈感舊圖〉》等篇用力甚勤;柴小梵、黃濬等作者廣徵博引,見聞獨到,他們撰著中的相關內容便成為必然之選。
編者早就有選輯曾氏逸事成書的願望,但實際動起手來,其工作的繁複程度遠非原設想的剪刀加糨糊那麼簡單。同一條內容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被不同的作者引用,被他們朝不同的方向發揮,面目便大不相同。然而這種發揮都各有選取的價值,怎麼辦?只好忍痛割愛一些,保留一些。讀者今天在書里讀到的,可能仍有少量的某種程度的似曾相識,就表現了編者面對上述情形的無可奈何。曾氏還是公認的聯語高手。本書中偶有重複出現者,那並非編者失察,而是因其個別字詞相互略有不同,有意留下作為校勘材料。讀者如覺不妥,敬祈諒之。
關於本書的編輯規則,已見於卷首凡例,此處不再複述。
當然,散見於晚清筆記中的曾氏逸事資料還可以找出很多,但要編出一部曾氏逸事大全,筆者目前尚無力做到。因為晚清史料浩如煙海,爬梳剔抉,閱讀量太大;見面也不容易,許多遠遠夠不上珍本善本資格的書,僅僅以其線裝,如今還躺在公眾圖書館的書庫里中飽蠹魚。筆者有幸充當過幾種入藏已有數十年的木刻本的首位借閱者,且不說索書時間之長,光是在戴著防毒口罩和薄膜手套、年紀肯定小我幾輪的工作人員那冷漠的炯炯目光注視下,翻找著有關篇什,就感覺彆扭。那注視的目光彷彿把我看成了高超的魔術師,有把書本在他眼皮底下變走的本領。此刻我不忍心使用另一個詞,但今後繼續多買書的念頭更難消退了——不過怎麼買得過圖書館呢?!
曾經有朋友向筆者提議,把材料逐題打散,然後按曾氏生平順序排列組合。這個想法當然很好,但筆者尚不具備這個膽量,因為材料參差錯落,真偽難辨。重加考訂,那是撰寫專著的做法,把讀者的思索辨析環節通通代勞了,似無必要。本書作為筆記類型的傳記資料,編者原擬按各自主題做個索引。但事到臨頭卻感覺無從下手,只好讓它以傳統的筆記面目示人。限於篇幅,編者對人名未作箋釋。考慮到本書不是一般通俗讀物,讀者對晚清歷史具有一定知識儲備,閱讀時不致有太大問題。
八十六歲高齡的鍾叔河老先生支持編者做這個工作,欣然賜予題記,以為鼓勵,為本書面世,大壯行色,編者殊覺光榮。
期待著各路高明的指點賜教。
朱樹人
本文為嶽麓書社《曾國藩逸事彙編》編後記作者朱樹人《曾國藩逸事彙編》作 者:朱樹人定 價:¥68.00曾國藩趣聞軼事集錦,了解一個多面的曾國藩。首部曾國藩趣聞軼事集錦,充滿了樂趣與啟迪,全面展現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的曾國藩。著名出版家鍾叔河先生盛讚推薦。編者從晚清各種史料和筆記小說中搜羅關於曾國藩的逸事,言必有據、杜絕「戲說」。大眾閱讀,曾國藩研究、歷史愛好者必備。
曾國藩趣聞軼事集錦,了解一個多面的曾國藩
曾國藩(1811—1872)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是一個無法繞開的人物。從他建立功業起始,其社會知名度便與日俱增;及至後來功成名就,社會上關於他的說法已是形形色色;去世以後,關於他的傳說和議論更是眾說紛紜。這反映了這個歷史人物的複雜性。體現這種複雜性的材料,除了他本人的海量著作,還散見於他的同時代或隨後的公私著作和人們的隨筆札記里,須要廣泛搜集、細心撿拾,再加以分析,才能將他的真實面目看得稍微清晰一點。
為了讓一般讀者能夠集中讀到一些曾國藩的材料,我們從六十餘種私人著作中輯錄了四百餘題涉及曾國藩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的內容,經剪裁釐訂,成為這本《曾國藩逸事彙編》。
全書文字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為了讓讀者在閱讀時感覺方便一些,茲將全書分成七卷:
前兩卷輯錄了趙烈文、郭嵩燾、李興銳、張文虎和王闓運共五人日記中與曾國藩有關的文字。這五人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就是或先或後、或長期或短暫地充當過曾氏的幕府人物,有條件直接跟曾氏打交道,耳聞目睹,隨手作記。多是那個年代的目擊記錄。
一
卷一的內容輯自如今存世的趙烈文兩種日記。趙氏在曾幕期間,與曾朝夕相處,他筆頭勤快,逐日詳記,給後人留下了大量歷史現場實錄。我們從趙氏《落花春雨巢日記》中摘錄了他加入曾幕的最初歷程,又從《能靜居日記》中摘錄了同治二年(1863)作者再入曾幕,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曾氏去世的有關內容。其間趙氏在曾幕經歷和見證了諸多歷史事件,天天與曾氏作傾心交談,有時甚至一天談幾次。趙烈文將雙方談話都做了詳細記錄。這些談話,雙方都很隨意,尤其是曾氏的談話,比其家書更坦率,接觸時政更多,從而更直白地坦露了曾氏心跡。曾氏許多對時政的觀點,在他存世的文字中往往看不到,趙氏留下的談話記錄里卻有大量記錄。可以說,這部分記錄對於了解曾氏的真實思想、認識曾氏的另一面,是極為可貴的第一手資料,是對現存曾氏全集的重要補充。
趙氏文筆細膩,下筆不忘記留下細節,文章現場感極強。在湘軍圍攻天京時,趙氏還兼任曾國荃的機要幕客,對攻城部署多所貢獻,這都不是主要。重要的是對湘軍攻陷天京後,濫殺無辜的殘忍、劫掠財物之貪婪等情形,記載極詳;對起義領袖驕奢生活的暴露,也是真實具體。等等這些,均是現場實錄。筆者過去讀關於這段歷史的相關著作,常常擔心作者預設立場,對他們的書寫常常持懷疑、保留態度。讀了趙氏的文字,終於相信這段歷史確實有過如此殘酷血腥的一頁,勝利者確實是如此貪婪和毒辣!起義領袖的實際作為,跟心目中設想的形象之距離又是何其遙遠!因此,筆者接觸這些文字的時候,不禁深深佩服趙烈文的誠實!事件的本體屬於曾國藩事功的範疇,不可不錄。
二
卷二的內容輯自郭嵩燾、李興銳、張文虎、王闓運的日記。郭氏對曾國藩極為尊重,曾氏出山組建湘軍,就有郭的功勞;郭對曾認識深刻,見解超群,始終支持曾的作為;一直到曾去世後還積极參与曾後事的料理,在籌建曾祠的過程中出力尤多。郭在日記中發泄了對曾國荃,尤其是對曾紀澤的不滿,當然有諸多具體原因,也寫下了對曾紀澤的外交活動的不同看法。曾紀澤是他外交職位的繼任者,是不是有被「取而代之」的心理影響?留待研究者去思考吧!郭氏是曾國藩積極形象的維護者,日記中對與曾關係相左的左宗棠表現出十分不屑,直到左死,還在日記中說「且傷且感」之類的話;郭也看不起王闓運的學問,對王寫的《湘軍志》堅決反對,鼓勵朱克敬著書跟王書唱反調,在光緒八年五月初二的日記中即透露過朱氏「以所撰《擬湘軍志》呈閱曾沅浦」的消息。
李興銳以務實著稱,選取的這部分內容主要記敘了作者與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的經過。日記披露了處理過程中頗為罕見的情形:剛開始李興銳等屬員甚是高調,建議曾國藩起用彭玉麟等湘軍老將以籌戰守,但曾氏卻冷靜得多,認為「未可輕率開釁」;經朝廷認可,曾國藩、李鴻章做了妥協處理,但在處理過程中做了手腳,如修改天津府縣的「招供」,以減輕府縣「罪責」;曾氏還親審「罪犯」,「審問至夜,僅有兩人眾供確鑿,本人則尚未承認也」。既得不到實供,又要向上交差,曾氏無奈斬殺十五人,以息洋人之怒,事後又每人撫恤白銀五百兩。如此莫可奈何的處理,當然得不到時人的諒解。曾氏後來亦以「內疚神明,外慚清議」表達自己的良心責備。然而郭意城(郭嵩燾大弟)對此表示了足夠的理解,他在為朱克敬《瞑庵雜識》關於此案的記敘作的簽正說:「曾文正辦理此案,明知必遭時俗指斥,而考之事實,准之情理,勢不得不出於此。事外論人,原多任意高下,及至中外交涉,則是非曲直,尤不能適得其平。此則敘述,似但沿世俗之論,未盡合當日情事。」關於本案斬殺民人數目,按朱克敬的說法,曾氏原擬據洋人死數,對等殺二十一人償命,未料俄使可能動了惻隱之心,認為當時是民眾同法國人鬧矛盾,「殺俄人,誤也;今又無罪以償,是重誤也。請毋償俄國六人」,乃斬十五人以徇(李興銳同治九年九月廿四日日記稱十六人)。朱克敬是郭家兄弟的密友,消息來源直接,此說當不至離譜。
張文虎是曾國藩晚年在金陵刻書的實際操辦者,二人交集甚多,張在日記中多有記述。我們輯錄的內容,主要就是記錄二人在校勘刻印活動中的交流,其中不乏曾氏的具體指導和真知灼見;又有關於曾氏處理過的著名事件(如刺馬案、教案等)之因由的記敘,以及當年南京被攻克後的場景、後來漸趨恢復繁華的所見。結合前面趙烈文所記,更能幫助讀者尋求歷史真相。曾國藩和張文虎等人之間就刻書、校書之事應該多有書信往來,嶽麓新版曾氏全集發稿前未覓得一通,足見搜集書信是何等艱難的事。
王闓運在曾幕時間較短,而且那段時間的日記沒能保存下來。在現存《湘綺樓日記》中,王氏記下了曾國藩晚年時二人的交集,對曾氏去世後也有不少點滴印象記錄,甚至王氏自己到了晚年還數次在夢中與曾氏有過相會,可見印象之深。曾國藩和王闓運畢竟不是一路人物,二人所崇尚的並不一致,處世態度當然不同,在極具私密性的日記里,王氏對曾國藩的不滿甚至不認同便自然流露出來了。而且在曾氏死後王還寫了一本令曾家不滿的《湘軍志》,王氏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因其直言和相譏,引得曾國荃憤怒不已、郭嵩燾激烈反對,就不奇怪了。此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王氏甚至對勸他將書版交郭嵩燾處理的人大發牢騷:「吾以直筆非私家所宜……外人既未出貲屬我刻,而來索版,是無禮也。」一番慷慨陳辭之後,王氏大約是知道眾怒難犯,過了三天,便賭氣將《湘軍志》版片和成書一起交郭燒毀(王日記光緒八年正月十七、二十日)。王氏對此事一直難以釋懷,此後亦與郭疏於交往。事隔半年,郭嵩燾登門拜訪,王仍託辭不見(八月十日日記);又聞「沅浦褫職,季高失勢,湘人頓為笑柄」,幸災樂禍之情,溢於筆端(八月十一日日記)。此類故實,王的日記中均有所記。
曾國藩同時代人士在日記中記載曾氏逸事的尚有不少。有的記敘過於簡略,有的事件過於分散,本書取趙、郭、李、張、王五人的日記為代表,用以顯示晚清日記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多麼豐富的礦藏。
三
卷三輯錄曾國藩同時代人士的筆記撰著。這些人士多數見過曾氏,有的與曾關係還很密切,但少數幾位則不一定見過。他們的記敘不是像前面幾位日記作者那樣的現場即時實錄,姑且把它們視為「追記」,其排列按作者出生年代為序。毛祥麟《三略彙編》全錄了經曾國藩(包括趙烈文)刪改的李秀成供詞。如今李秀成供詞真跡已經公開影印出版,經改竄的文本卻難得一見了,本卷特予錄入,以供有興趣的讀者對觀。如果讀者還想進一步了解當年改竄李秀成供詞的過程,不妨去查查處置李秀成的那些天(同治三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曾、趙二人的日記,也是很有意思的。
四
卷四、卷五輯錄自曾國藩在世時尚未成年或曾氏去世以後出生的人士的撰著。他們關於曾氏的寫作有回望的性質,其材料來源,或得之耳食,或抄撮改編前人作品,或索性對已見材料加以發揮,總之是隔了一層。但各有特點,值得關注曾氏逸事者一讀。由於有些材料被重複利用,只要有自身特色,不是直接一字不改的抄撮,本書盡量保留,但在篇末注以「相關鏈接」,以利讀者分析。
清末民初由於印刷業的發達,報刊的興起,催生了一批專事搜輯民間逸事、朝野舊聞的作者,有的還以排比考訂這些歷史碎片作為研究歷史的手段,並卓然成家。但終究沒有脫離札記和隨筆的模式。卷六和卷七便是從民國時期六位掌故大家的八部集成式作品集里選取有關曾國藩的篇什,汰除重複,各依原書歸屬而成獨立單位。六位作者中徐凌霄、徐一士兄弟最為突出,他們運用材料嚴肅認真,例如本書輯錄的《靖港之役與〈感舊圖〉》等篇用力甚勤;柴小梵、黃濬等作者廣徵博引,見聞獨到,他們撰著中的相關內容便成為必然之選。
編者早就有選輯曾氏逸事成書的願望,但實際動起手來,其工作的繁複程度遠非原設想的剪刀加糨糊那麼簡單。同一條內容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被不同的作者引用,被他們朝不同的方向發揮,面目便大不相同。然而這種發揮都各有選取的價值,怎麼辦?只好忍痛割愛一些,保留一些。讀者今天在書里讀到的,可能仍有少量的某種程度的似曾相識,就表現了編者面對上述情形的無可奈何。曾氏還是公認的聯語高手。本書中偶有重複出現者,那並非編者失察,而是因其個別字詞相互略有不同,有意留下作為校勘材料。讀者如覺不妥,敬祈諒之。
關於本書的編輯規則,已見於卷首凡例,此處不再複述。
當然,散見於晚清筆記中的曾氏逸事資料還可以找出很多,但要編出一部曾氏逸事大全,筆者目前尚無力做到。因為晚清史料浩如煙海,爬梳剔抉,閱讀量太大;見面也不容易,許多遠遠夠不上珍本善本資格的書,僅僅以其線裝,如今還躺在公眾圖書館的書庫里中飽蠹魚。筆者有幸充當過幾種入藏已有數十年的木刻本的首位借閱者,且不說索書時間之長,光是在戴著防毒口罩和薄膜手套、年紀肯定小我幾輪的工作人員那冷漠的炯炯目光注視下,翻找著有關篇什,就感覺彆扭。那注視的目光彷彿把我看成了高超的魔術師,有把書本在他眼皮底下變走的本領。此刻我不忍心使用另一個詞,但今後繼續多買書的念頭更難消退了——不過怎麼買得過圖書館呢?!
曾經有朋友向筆者提議,把材料逐題打散,然後按曾氏生平順序排列組合。這個想法當然很好,但筆者尚不具備這個膽量,因為材料參差錯落,真偽難辨。重加考訂,那是撰寫專著的做法,把讀者的思索辨析環節通通代勞了,似無必要。本書作為筆記類型的傳記資料,編者原擬按各自主題做個索引。但事到臨頭卻感覺無從下手,只好讓它以傳統的筆記面目示人。限於篇幅,編者對人名未作箋釋。考慮到本書不是一般通俗讀物,讀者對晚清歷史具有一定知識儲備,閱讀時不致有太大問題。
八十六歲高齡的鍾叔河老先生支持編者做這個工作,欣然賜予題記,以為鼓勵,為本書面世,大壯行色,編者殊覺光榮。
期待著各路高明的指點賜教。
朱樹人
本文為嶽麓書社《曾國藩逸事彙編》編後記
作者朱樹人
《曾國藩逸事彙編》
作 者:朱樹人
定 價:¥68.00
曾國藩趣聞軼事集錦,了解一個多面的曾國藩。
首部曾國藩趣聞軼事集錦,充滿了樂趣與啟迪,全面展現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的曾國藩。
著名出版家鍾叔河先生盛讚推薦。
編者從晚清各種史料和筆記小說中搜羅關於曾國藩的逸事,言必有據、杜絕「戲說」。
大眾閱讀,曾國藩研究、歷史愛好者必備。